Windows操作系统在图形用户界面处理方面采用的核心架构风格是(51)风格。Java语言宣传的“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特性,从架构风格上看符合(52)风格的特点。
(51)A.虚拟机
B.管道-过滤器
C.事件驱动
D.微内核-扩展
(52)A.虚拟机
B.管道-过滤器
C.事件驱动
D.微内核-扩展
某软件开发公司负责开发一个Web服务器服务端处理软件,其核心部分是对客户端请求消息的解析与处理,包括HTTP报头分离、SOAP报文解析等功能。该公司的架构师决定采用成熟的架构风格指导整个软件的设计,以下(53)架构风格,最适合该服务端处理软件。
A.虚拟机
B.管道-过滤器
C.黑板结构
D.分层结构
某公司欲开发一个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集成调试器。该调试器的编辑器和变量监视器可以设置调试断点。当调试器在断点处暂停运行时,编辑程序可以自动卷屏到断点,变量监视器刷新变量数值。针一对这样的功能描述,采用(54)的架构风格最为合适。
A.数据共享
B.虚拟机
C.隐式调用
D.显式调用
某公司欲开发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来进行汽车零件的装配。公司的架构师经过分析与讨论,给出了该机器人控制软件的两种候选架构方案:闭环控制和分层结构。以下对于这两种候选架构的选择理由,错误的是(55)。
A.应该采用闭环控制架构,因为闭环结构给出了将软件分解成几个协作构件的方法,这对于复杂任务特别适合
B.应该采用闭环控制结构,因为闭环控制架构中机器人的主要构件监控器、传感器、发动机等)是彼此分开的,并能够独立替换
C.应该采用分层结构,因为分层结构很好地组织了用来协调机器人操作的构件,系统结构更加清晰
D.应该采用分层结构,因为抽象层的存在,满足了处理不确定性的需要:在较低层次不确定的实现细节在较高层次会变得确定
一个软件的架构设计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变化的。以编译器为例,其主流架构经历了管道-过滤器到数据共享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以下关于编译器架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56)。
A.早期的编译器采用管道一过滤器架构风格,以文本形式输入的代码被逐步转化为各种形式,最终生成可执行代码
B.早期的编译器采用管道一过滤器架构风格,并且大多数编译器在词法分析时创造独立的符号表,在其后的阶段会不断修改符号表,因此符号表并不是程序数据的一部分
C.现代的编译器采用以数据共享为中心的架构风格,主要关心编译过程中程序的中间表示
D.现代的编译器采用以数据共享为中心的架构风格,但由于分析树是在语法分析阶段结束后才产生作为语义分析的输入,因此分析树不是数据中心的共享数据
(57)的选择是开发一个软件系统时的基本设计决策;(58)是最低层的模式,关注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描述了如何实现构件及构件之间的关系。引用一计数是C++管理动态资源时常用的一种(59)。
(57)A.架构模式
B.惯用法
C.设计模式
D.分析模式
(58)A.架构模式
B.惯用法
C.设计模式
D.分析模式
(59)A.架构模式
B.惯用法
C.设计模式
D.分析模式
某软件公司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一套图形界面显示构件库VisualComponent。在使用该库构建某图形界面时,用户要求为界面定制一些特效显示效果,如带滚动条、能够显示艺术字体的透明窗体等。针对这种需求,公司采用(60)最为灵活。
A.桥接模式
B.命令模式
C.组合模式
D.装饰模式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