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架构风格描述某一特定领域中的系统组织方式和惯用模式,反映了领域中众多系统所共有的(51)特征。对于语音识别、知识推理等问题复杂、解空间很大、求解过程不确定的这一类软件系统。通常会采用(52)架构风格。
(51)A.语法和语义
B.结构和语义
C.静态和动态
D.行为和约束
(52)A.管道-过滤器
B.解释器
C.黑板
D.过程控制
在对一个软件系统的架构进行设计与确认之后,需要进行架构复审。架构复审的目的是为了标识潜在的风险,及早发现架构设计中的缺陷和错误。在架构复审过程电,主要由(53)决定架构是否满足需求、质量需求是否在设计中得到体现。
A.系统分析师与架构师
B.用户代表与领域专家
C.系统拥有者与项目经理
D.系统开发与测试人员
某公司欲开发一个在线交易系统,在架构设计阶段,公司的架构师识别出3个核心质量属性场景。其中“当系统面临断电故障后,需要在1小时内切换至备份站点并恢复正常运行”主要与(54)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55)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在并发用户数量为1000人时,用户的交易请求需要在0.5秒内得到响应”主要与(56)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57)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对系统的消息中间件进行替换时,替换工作需要在5人/月内完成”主要与(58)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59)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
(54)A.性能
B.安全性
C.可用性
D.可修改性
(55)A.操作隔离
B.资源调度
C.心跳
D.内置监控器
(56)A.性能
B.易用性
C.可用性
D.互操作性
(57)A.主动冗余
B.资源调度
C.抽象接口
D.记录/回放
(58)A.可用性
B.安全性
C.可测试性
D.可修改性
(59)A.接口-实现分离
B.记录/回放
C.内置监控器
D.追踪审计
识别风险、非风险、敏感点和权衡点是进行软件架构评估的重要过程。“改变业务数据编码方式会对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是对(60)的描述,“假设用户请求的频率为每秒1个,业务处理时间小于30毫秒,则将请求响应时间设定为1秒钟是可以接受的”是对(61)的描述。
(60)A.风险点
B.非风险
C.敏感点
D.权衡点
(61)A.风险点
B.非风险
C.敏感点
D.权衡点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