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设信源是由 q 个离散符号 S1 , S2 ,…, Si ,…, Sq 所组成的符号集合,集合中的每个符号是独立的,其中任一个符号 Si 出现的概率为 P(Si) ,并满足∑ P(Si)=1 。那么符号 Si 含有的信息量 I(Si) 等于 __(31)__ ,单位是 __(32)__ 。
( 31 ) A . -logqP(Si) B . logqP(Si) C . -log2P(Si) D . log2P(Si)
( 32 ) A .比特 B .信息熵 C . db D .无单位
● 某商场的部门、员工和商品三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每个部门有若干名员工,每种商品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销售,那么部门到员工、部门到商品之间分别存在这 __(33)__ 的联系。如果用户要求得到表 4 所示的结果,需要 __(34)__ ,并增加关系模式 __(35)__ 。如果查询某部门负责销售的商品,需要 __(36)__ 。
( 33 ) A . 1:1 和 1:1 B . 1:1 和 1:n C . 1:n 和 1:1 D . 1:n 和 1:n
( 34 ) A .修改表 1 的结构,在表 1 中增加一个员工号
B .修改表 2 的结构,在表 2 中增加一个员工号
C .修改表 2 的结构,在表 2 中增加一个部门号
D .修改表 3 的结构,在表 3 中增加一个部门号
( 35 ) A . Sale_record( 员工号,名称,数量 )
B . Sale_record( 员工号,名称,商品号,数量 )
C . Sale_record( 员工号,部门号,数量 )
D . Sale_record( 员工号,部门号,商品号,数量 )
( 36 ) A .修改表 1 的结构,在表 1 中增加一个员工号
B .修改表 2 的结构,在表 2 中增加一个员工号
C .修改表 2 的结构,在表 2 中增加一个部门号
D .修改表 3 的结构,在表 3 中增加一个部门号
● 给定关系 R(A1 , A2 , A3 , A4) 上的函数依赖集 F={A1 → A2 , A3 → A2 , A2 → A3 , A2 → A4} , R 的候选关键字为 __(37)__ 。
( 37 ) A. A1 B. A 1A 3 C. A 1A 3A 4 D. A 1A 2A 3
● 在下图所示的树型文件系统中,方框表示目录,圆圈表示文件, "/" 表示路径之间的分隔符, "/" 在路径之首时表示根目录, ".." 表示父目录。假设当前目录是 D1 , "COPY" 表示拷贝命令,那么,将文件 f2 拷贝到根目录中的正确命令是 __(38)__ ;下面对根目录中文件 f1 和子目录 W1 中文件 f1 描述正确的是 __(39)__ 。
( 38 ) A . COPY D1/W2/f2/ B . COPY W2/f2
C . COPY /W2/f2.. D . COPY /W2/f2/
( 39 ) A .根目录中文件 f1 和子目录 W1 中文件 f1 是完全相同的
B .根目录中文件 f1 和子目录 W1 中文件 f1 是不相同的
C .根目录中文件 f1 和子目录 W1 中文件 f1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 .树型文件系统中不允许出现相同名字的文件
● 某工厂仓库有一名保管员,该仓库可存放 n 箱零件。该工厂生产车间有 m 名工人,只要仓库空闲,工人将生产好的整箱零件放入仓库,并由保管员登记入库数量;该工厂销售部有 k 名销售员,只要仓库库存数能满足客户要求,便可提货,并由保管员登记出库数量。规定工人和销售员不能同时进入仓库,但是工人和工人,销售员和销售员可以同时进入仓库,其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假设系统中 P 操作表示申请一个资源,当执行 P 操作时对信号量减 1 ,若信号量 S ≥ 0 ,则执行 P 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否则等待。系统中 V 操作表示释放一个资源,当执行 V 操作时对信号量加 1 ,若信号量 S>0 ,则执行 V 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若信号量 S ≤ 0 ,则从阻塞状态唤醒一个进程,并将其插入就绪队列,然后执行 V 操作的进程继续。
为了利用 PV 操作正确地协调工人和销售员进程之间的工作,设置了信号量 S1 , S2 和 S3 ,它们的初值分别为 n 、 0 和 1 。图中的 a 和 b 应填写 __(40)__ ;图中的 e 和 f 应分别填写 __(41)__ ;图中的 c 、 d 、 g 和 h 应分别填写 __(42)__ 。
( 40 ) A . P(S1) 、 V(S1) B . P(S1) 、 V(S2)
C . P(S2) 、 V(S2) D . P(S2) 、 V(S1)
( 41 ) A . P(S1) 、 V(S1) B . P(S1) 、 V(S2)
C . P(S2) 、 V(S2) D . P(S2) 、 V(S1)
( 42 ) A . P(S1) 、 V(S1) 、 P(S2) 、 V(S2) B . P(S1) 、 V(S1) 、 P(S3) 、 V(S3)
C . P(S2) 、 V(S2) 、 P(S3) 、 V(S3) D . P(S3) 、 V(S3) 、 P(S3) 、 V(S3)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