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准考证打印   论文投票   报考指南   论文辅导   软考培训   郑重申明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软考学苑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高项下午论文 > 备考经验 >> 正文
正文
五旬考生55/55/50高分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经验历程分享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4-19 12:02:12 点击数: 尚大软考交流群:376154208
五旬考生55/55/50高分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经验历程分享 以下内容转自尚大征文文章:五旬两考高项事,三科过后尽开颜,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我是一九六七年八月份出生的,2017年上半年参加信息系统
<尚大教育,教育至上,人才为大:sdedu.cc>

五旬考生55/55/50高分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经验历程分享

以下内容转自尚大征文文章:五旬两考高项事,三科过后尽开颜,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我是一九六七年八月份出生的,2017年上半年参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时,未满50周岁,下半年考试时,已年过半百。回想两次考试,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毕业分配到国企两年短暂的经历后,我调入政府部门工作,即所谓的公务员。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四十出头后,基本升迁无望,小孩也上高中了,工作上事情那就更不用说了,都是轻车熟路的事,股票期货我没有兴趣,炒房生意我无意涉足,原来喜欢的足球也不能踢了,整天只能看看抗日神剧抢抢红包之类的,混混噩噩过了几年,体重也创了历史新高。到了2005年年底,自己想想总得找点事情,最后决定下载个“乐动力”计步app,每天一万二千步,步行快走减肥。经过一年“一根筋”式的努力,居然效果奇佳,2016年年底时bmi指数由28下降到23.6,裤头由94cm缩减到82c,原来的将军肚完全消失了。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怎么讲软考又讲到减肥了?你别着急,还真有关系呢。正是因为通过一年的减肥,检验了自己意志与定力,增强了自己做好一件事的信心。恰好在2016年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有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还是高级的,于是自己上网搜索了一下,一看还真适合自己。说出来大家不要见笑,虽然从事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十余载,但从来没有参加过软考,甚至软考有那些专业类型都搞不清楚。

说干就干,网购了教材,也刚好在2016年12月31日到手,于是每天快步走一小时、看书看视频两小时就成了标配,基本上占用了晚上的所有时间。上班忙里偷闲上尚大刷题,从论坛中寻找“高龄”考生心得,获取正能量增强信心,正式走向崎岖又非常充实的挑战自我的软考之路。

一、软考的目的

我的目的有四:

一是面子。八十年代的本科生,同学多在十几年前就是高工了(同学多在企业工作),自己作为一个小公务员,单位不重视职称,自己也没有多想,因此还是在企业时的助理工程师,同学聚会面子上不好看(自我感觉而已,谁在乎你呀)。

二是坐等职称。虽然目前公务员没有利好政策,但也可以来个守株待兔,守得云开见月明,而且我始终认为公务员分类改革终究会重视职称的。

三是挂靠找点烟钱。很多人说不能挂靠了、挂靠不合法等,随着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越来越深入的了解,确实有变数,实现的可能性不高。尽管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线希望吧。

四是充实自己。我说的充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主要还是打发时光:小孩上高中了,住校,基本上不用管了。八旬老母亲大病一场后生活难以自理,需要照顾,自己不能远足,尤其是周末与假日有较多时间。再加上平时在单位要24小时值班什么的,时间相对充裕。

二、教训

上半年成绩出来:52、62、37,论文不及格早有预料,虽然字数达到3000字,自己鬼使神差写偏题了,但偶然中也有必然,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教训:

一是认识有偏差,论文盲目乐观。自以为还经常写些单位的总结计划调研论文之类的,开考前只准备了三篇论文,结果押题不中,后果严重。

二是计划不周,时间分配不当。非科班出身,一直认为上午的综合题是难点,上半年是5月20日考试,到5月1日才开始看案例分析和论文,两科只有不到20天学习,时间分配严重不合理。

三是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一开始自己就没有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从时间计划分配来看其实也看得出来,满足于选择题的“有趣”,而对“无趣”的案例分析和论文不能理性对待,不能分配更多时间来学习。

三、经验

尽管自己年初就有了“我爱你不成,继续打光棍”(上半年是5月20日“我爱你”考试,下半年是光棍节考试)的打算,但没有通过考试还是让我沮丧了一个多月。八月中旬,经过心理调适的我,重新拿起复习资料,备战下半年的考试。

12月22日上午,好几天没有登陆尚大,居然在21日已出成绩。55、55、50!!!虽然感觉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但还是有点小激动,又叫老婆查了一遍,没错,通过了!

除了上面三条教训,即不要押题、合理安排三科时间、理性对待客观题与主观题外,还有六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是考试时要想尽办法安排午休。这点小鲜肉可以忽略。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午休习惯的老咸肉,没有午休,别说考试,就是叫你在教室坐也受不了,头晕脑胀,就像“发瘟鸡”一样。我选择离考试地点步行(最保险的出行方式)只有十分钟路程的“宾馆”,所谓宾馆,大学城旁边的城中村握手楼而已,嘈杂不通风,破旧潮湿,但为了午休,只能牺牲一切了包括晚休。另外就是确保上午综合题11点“准时”交卷(规定开考两小时后才能交卷),对计算量大的运筹题要果断放弃,上半年考试就出现犹犹豫豫到11点15分才交卷,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只是在那“检查”了15分钟,模棱两可的也不敢改,毕竟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这样在路上吃个午饭(要头天观察选择好饭店),确保可以在11点45分左右就可以睡觉了,13时5分起床,洗脸泡茶,13点10分出发,13点20分到考场。这样有1个小时20分的午休时间,精神饱满。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午休时手机要调到飞行模式,当然你要确认手机在飞行模式时闹钟功能是正常的。上半年考试那天就在中午12点半接到一个电话,后来再也睡不着了,搞得下午精神不太好,也许是论文偏题不及格的原因之一吧(给自己找客观原因的话)。

二是考试前一个半月要多写字练字。大家平时都是电脑打字,很少手写,论文要求两小时写3000字,确实是个体力活。上半年论文前半部分还算工整,后半部分就真的是龙飞凤舞了,而且交卷铃声响前一分钟还在写。到了下半年,有了一个多月的提前练习写字,论文字体基本上前后保持一致,至少清晰工整,字数上只是论文纸最后一行没写上,因此字数要求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提前五分钟完成。尽管如此,一个月后,右手小臂还是痛的。所以论文是脑力劳动不假,但更是体力劳动!这点切记。

三是论文就按模板。除非你有120%的把握,就可以“创新”,按自己的思路来写,否则就按模板。其实高项论文考试,与其说是论文,不如说是总结更合适,既然是总结,就有总结的套路,就按总结的模板。当然你要有你的“数据”、要有你的“亮点”、要有你的“特色”。特别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小问题”一定要有,而且一定要找准“小问题”,要不然“小问题”被评卷老师认为是“大问题”,那你的论文及格就真的成了大问题。

下半年我是根据新版教材十大领域写了七篇论文,全部手写,另外三篇(包括上半年考的范围管理、采购管理和干系人管理)由于没有时间就写了题纲与论文要点。做到了100%的全覆盖!结果正如你所料,成本管理在包含在我的七篇论文里,轻松完成。

四是综合题寻找记忆窍门。人到40岁,记忆力下降严重,到了50,加上又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可想而知。很多考友的总结,让我基本上一到两次就记住了。如:什么“学姐操石原”、“一直交四个女朋友十分累人”、“馋丞相”、“存贮止痛片”等等,看到类似的小句,自己就把它记在本子上,每次复习几秒钟就行了。

五是案例分析中的计算题问题。都说“得计算题者得案例”,此话不假,上半年案例分析得到62分的较高分数,就得益于计算题结果正确全得分。下半年案例分析中的计算题计算量大,老眼晕花,虽然公式正确,结果计算错了,后面回答问题会有连锁反应,影响很大的。估计分数在43到48分之间,十分惊险。好在成绩出来是55分,虚惊一场。话又说回来,对“高龄”考生而言,真正的“案例分析”是不用怕的,平时工作中会不同程度的涉及,注意提练、归纳和总结就是啦,重点就是对付计算题和背诵题。

六是视频讲座比看书效果更佳。我是从网上免费下载了两位老师的讲座(找了好长时间,建议大家购买以节省时间,另外就肯定不是最新的视频教材),各有特长,受益良多:z老师的字正腔圆,通俗易懂,不用备课,也可以真正学到知识;m老师的专门针对考试,要备课,划出重点后还要看书。特别交待我们记住一些句子用作写论文用,但脾气大大的,要有准备哦。

四、感谢

首先是感谢老婆大人。帮我报名,报名费也没有从我零花钱中扣除。此外还赦免我50%的家务劳动定额,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特别是上半年没有通过,没有冷嘲热讽,我还继续享受家务优惠政策,下半年去省城考试时还破例让我叫了快车。谢谢。

第二是两位视频教材的z老师和m老师。

最后是尚大。

准备高项考试时,有幸搜索到尚大,此后便添加到收藏夹,再也离不开了。在这里,可以了解考试资讯、可以收集资料、可以刷题,也可以交流心得、可以从考友的经验中获得陪伴和信心。特别是那些“高龄”考生、哺乳期妈妈考生和一些通过数年n次奋战过关的考生给了我莫大的激励和鞭策,谢谢你们的无私分享。

就网站版块来说,“每日一练”短小精焊,让考友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还有“经验分享与交流”传播满满的正能量;“在线考试”是我们考试前刷题的规定动作;还有各种资讯,让我们了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价值与份量,鼓励我们追逐梦想。

要感谢的当然包括尚大中各位考友,尤其是积极留言让我找到记忆窍门的人。

尚大,你永远在我的收藏夹中。

五十岁可以追逐阳光,五十岁也可以放逐梦想。不信,有诗为证:

梦觉不怕高项难,万题千卷只等闲。五旬题海腾细浪,综合知识走泥丸。案例分析重计算,论文还须下本钱。更喜软考增难度,三科过后尽开颜。

<尚大教育,教育至上,人才为大:sdedu.cc>
 
   各省软考办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备考40天一次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安排
下一篇:通过番茄工作法一次性通过2017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
 相关文章
 
 
跟贴共
笔 名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尚大教育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距离2023年05月27-28日软考考试还有
尚大软考交流群:376154208
软考各地考务机构
历年真题汇总




各省市软考报名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