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是用来对软件密集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的一种语言,是为面向对象开发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UML是一个标准的图形表示法,所以特别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重点掌握UML 2.0的13种图:
(1)类图:展现了一组类、接口、协作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向对象系统的建模中所建立的最常见的图就是类图。类图给出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包含主动类的类图给出系统的静态进程视图。
(2)对象图:展现了一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象图描述了在类图中所建立的事物的实例的静态快照。和类图一样,这些图给出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或静态进程视图,但它们是从真实案例或原型案例的角度建立的。
(3)构件图:展现了一个封装的类和它的接口、端口以及由内嵌的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内部结构。构件图用于表示系统的静态设计实现视图。对于由小的部件构建大的系统来说,构件图是很重要的。构件图是类图的变体。
(4)组合结构图:它可以描绘结构化类(例如构件或类)的内部结构,包括结构化类与系统其余部分的交互点。它显示联合执行包含结构化类的行为的部件配置。组合结构图用于画出结构化类的内部内容。
(5)用例图:现了一组用例、参与者(一种特殊的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例图给出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这些图在对系统的行为进行组织和建模上是非常重要的。
(6)序列图和通信图:两者都是交互图。交互图展现了一种交互,它由一组对象或角色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发送的消息构成。交互图专注于系统的动态视图。序列图是强调消息的时间次序的交互图;通信图也是一种交互图,它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或角色的结构组织。序列图和通信图表达了类似的基本概念,但每种图强调概念的不同视图,序列图强调时序,通信图强调消息流经的数据结构。
(7)状态图展现了一个状态机,它由状态、转移、事件和活动组成。状态图展现了对象的动态视图。它对于接口、类或协作的行为建模尤为重要,而且它强调事件导致的对象行为,这非常有助于对反应式系统建模。
(8)活动图将进程或其他计算的结构展示为计算内部一步步的控制流和数据流。活动图专注于系统的动态视图。它对于系统的功能建模特别重要,并强调对象间的控制流程。
(9)部署图展现了对运行时的处理结点以及在其中生存的构件的配置。部署图给出了体系结构的静态部署视图。
(10)包图展现了由模型本身分解而成的组织单元以及它们的依赖关系。
(11)定时图是一种交互图,它展现了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角色的实际时间,而不仅仅是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
(12)交互概览图是活动图和序列图的混合物。
在UML 2.0中有2种基本的图范畴:结构图和行为图。每个 UML 图都属于这2个图范畴。结构图的目的是显示建模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类图、组合结构图、构件图、部署图、对象图和包图;行为图显示系统中的对象的动态行为,包括:活动图、交互图、用例图和状态机图,其中交互图是顺序图、通信图、交互概览图和时序图的统称。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