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艰巨酌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
为实现系统开发在效率、质量、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及达到用户满意,除了技术、管理等
因素外,系统开发方法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开发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
1.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开发方法。
按照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应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
干阶段,然后一步一步她依次进行,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工作依据;每个阶段又划分
详细的工作步骤,顺序作业。每个阶段和主要步骤都有明确详尽的文档编制要求,各个
阶段和各个步骤的向下转移都是通过建立各自的软件文档和对关键阶段、步骤进行审核
和控制实现的。
结构化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l)遵循用户至上原则。
(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取得的成果。
(3)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4)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该方法的优点是:理论基础严密,它的指导思想是用户需求在系统建立之前就能被
充分了解和理解。由此可见,结构化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该方法的缺点是: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在开发之
初全面认识系统的信息需求,充分预料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但这并不十分现实;若用
户参与系统开发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造成系统交接过程不平稳,系统运行与维护管
理难度加大。
2.原型法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与结构化方法不同,原型法认为在很难一下子全面准确地提出用
户需求的情况下,首先不要求一定要对系统做全面、详细的调查、分析,而是本着开发
人员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
的最终系统需求。
原型应当具备的特点如下。
(1)实际可行。
(2)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
(3)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原型法的特点在于原型法对用户的需求是动态响应、逐步纳入的,系统分析、设计
与实现都是随着对一个工作模型的不断修改而同时完成的,相互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也
没有明确分工。系统开发计划就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适于用户需求开始时定义不清、
管理决策方法结构化狂度不高的系统开发,开发方法更宜被用户接受;但如果用户配合
不好,盲目修改,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可以将原型分类如下。
(1)抛弃型原型(Throw-It-Away Prototype),此类原型在系统真正实现以后就放弃
不用了。
(2)进化型原型(Evolutionary Prototype),此类原型的构造从目标系统的一个或几
个基本需求出发,通过修改和追加功能的过程逐渐丰富,演化成最终系统。
3.面向对象方法( Object Oriented,OO)
随着应用系统日益复杂庞大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日益成熟,面向对象的系统
开发方法以其直观、方便的优点获得广泛应用。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如下。
(1)客观事物是由对象组成的,对象是在原事物基础上抽象的结果。
(2)对象是由属性和操作组成的,其属性反映了对象的数据信息特征,而操作则用
来定义改变对象属性状态的各种操作方式。
(3)对象之间的联系通过消息传递机制来实现,而消息传递的方式是通过消息传递
模式和方法所定义的操作过程来完成的。
(4)对象可以按其属性来归类,借助类的层次结构,子类可以通过继承机制获得其
父类的特性。
(5)对象具有封装的特性,一个对象就构成一个严格模块化的实体,在系统开发中
可被共享和重复引用,达到软件(程序和模块)复用的目的。
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开发,其关键点是能否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统一的模型,它
既能反映问题域,也能被计算机系统求解域所接受。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主要有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面向对象方法在整个开发过
程中使用的是同一套工具,。整个开发过程实际上都是对面向对象三种模型的建立、补充
完善和表达验证。因此,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的界限并非十
分明确,但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划分阶段还是十分必要的。
在系统开发的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需要将多种开发方法进行组合应用,最终完成
系统开发的全部任务。具体的组合形式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结构化方法与原型法的组合应用。
(2)结构化方法与面向对象方法的组合应用。
(3)原型法与面向对象方法的组合应用。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