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准考证打印   论文投票   报考指南   论文辅导   软考培训   郑重申明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信学苑 > 中级终端与业务 >> 正文
正文
智能通信终端的关键技术与相关研究
来源:尚大教育-通信学院 作者:小连 时间;2012-12-18 点击数: 尚大软考交流群:376154208
智能通信终端的关键技术与相关研究

 摘要 现代通信正向着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由此对通信终端的高性能、智能化、多媒体化、微型化和移动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了通信终端智能化的智能语音接口;语音的合成、识别及门户;网络的自适应等关键技术。

    顾名思义,智能通信终端是指具有智能特征的通信终端,其根本特点应是具有视、听、说、理解和自学习、推理的能力,表现在具有拟人化的人机接口和友好的操作界面,应用语音识别和合成、文字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语音及语言处理关键技术。

    1智能语音接口技术

    智能接口,也称人机接口,是在智能通信终端上建立的一种拟人化的人机交互环境。智能接口技术除涉及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外,与信号处理、电子技术、语言学、认知科学,乃至现代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在该领域中的主要研究课题有多媒体与虚拟现实、语音识别和合成、文字识别、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自动摘要及机器翻译等。由于语音是人类最自然的通信手段,人们的信息交互有60%是通过语音通信来完成的,因此目前通信终端的主体也基于语音通信。

    1.1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是对智能通信终端最具影响的技术之一。由于早期的语音识别是采用“模板法”来实现的,而这种基于模板匹配的语音识别,只能满足小词汇量、特定人、非连续语音识别的需求,无法提供人们对大词汇量、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的需要。智能通信的需求反过来又对语音识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电话语音识别在高速数据信道和便携数据终端普及前,我们最先利用的仍是传统语音电话信道和一般意义上的电话终端,这就意味着需要识别经过整个电话信道而产生了某种畸变的语音信号。打电话时用户可能会处于各种嘈杂的环境,因此噪声背景下的语音识别也是要解决的问题。电话语音识别具有最迫切的市场需求,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②语音识别的鲁棒性各种噪声,特别是移动电话所产生的编码和信道噪声,是识别原始语音信号的一大干扰,且此类干扰随机发生。因此,需要一种能对各种环境、信道噪声进行过滤或在识别过程中加以纠正的技术。针对我国用户群随机的情况,需要建立普适度更高的模型或对不同口音自动适应,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③口语语音识别当电话语音识别技术用于实现电话查询、自动接线及专门业务(旅游信息服务等)操作时,会出现许多不符合语法的情况,产生冗余信息,这给语音识别带来大的挑战。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会议室视频终端与桌面型视频终端的本质区别
下一篇:移动标准化终端运营平台的研究
 相关文章
 
 
跟贴共
笔 名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尚大教育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距离2023年10月14日通信考试还有
通信各地考务机构
各省市通信报名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