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干系人分析通常应遵循的步骤
干系人分析通常应遵循以下步骤
(1)识别全部潜在项目干系人及其相关信息,如他们的角色、部门、利益、知识水平、期望和影响力。关键干系人通常很容易识别,包括所有受项目结果影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如项目发起人、项目经理和主要客户。通常可对已识别的干系人进行访谈,来识别其他干系人,扩充干系人名单,直至列出全部潜在干系人。
(2)识别每个干系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或提供的支持,并把他们分类,以便制定管理策略。在干系人很多的情况下,就必须对关键干系人进行分类和排序,以便有效分配精力,来了解和管理关键干系人的期望。可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
①权力/利益方格,根据干系人的职权(权力)大小以及对项目结果的关注程度(利益)进行分组;
②权力/影响方格,根据干系人的职权(权力)大小以及主动参与(影响)项目的程度进行分组;
③影响/作用方格,根据干系人主动参与(影响)项目的程度以及改变项目计划或执行的能力(作用)进行分组;
④凸显模型,根据干系人的权力(施加自己意愿的能力)、识别干系人紧急程度(需要立即关注)和合法性(有权参与),对干系人进行分类。
第一种分析方法是权力/利益方格,如图12-5所示。
权力/利益矩阵是根据干系人权力的大小,以及利益对其分类。这个矩阵指明了项目需要建立的与各干系人之间的关系的种类。
首先关注处于B区的干系人,他们对项目有很高的权力,也很关注项目的结果,项目经理应该“重点管理,及时报告”,应采取有力的行动让B区干系人满意。项目的客户和项目经理的主管领导,就是这样的项目干系人。
尽管C区干系人权力低,但关注项目的结果,因此项目经理要“随时告知”项目状况,以维持C区的干系人的满意程度。如果低估了C区干系人的利益,可能产生危险的后果,可能会引起C区干系人的反对。大多数情况下,要全面考虑到C区干系人对项目可能的、长期的以及特定事件的反应。
处于C区的干系人,项目经理应该“随时告知他们项目的状态,保持及时的沟通”,像[导入案例1]中的杭州中泰乡九峰村群民及附近城区居民,就是这样的项目干系人。
方格区域A的关键干系人具有“权力大、对项目结果关注度低”的特点,因此争取A区于系人的支持,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项目经理对A区干系人的管理策略应该是“令其满意”。
最后,还需要正确地对待D区中的干系人的需要,D区干系人的特点是“权力低、对项目结果的关注度低”,因此项目经理主要是通过“花最少的精力来监督他们”即可。但有些D区的干系人可以影响更有权力的干系人,他们对项目发挥的是间接作用,因此对他们的态度也应该“要好一些”,以争取他们的支持、降低他们的敌意。
总之,在对干系人分类制定出对策后,还应该让项目干系人尽可能早的参与项目,比如在启动阶段就介入,这通常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分享项目所有权、认同可交付成果、满足干系人要求的可能。也更利于争取他们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支持,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其他分类模型如权力/影响、权力/作用和凹凸模型的详细讲解,请见博文:http://blog.sina.com.cn/gaozhsh2009中的“项目管理-随感及转载”分类里的“管理项目干系人时,巧用工具可以事半功倍(1/3)”以及随后的两篇2/3和3/3。
(3)评估关键干系人对不同情况可能做出的反应或应对,以便策划如何对他们施加影响,提高他们的支持和减轻他们的潜在负面影响。
各省软考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