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准考证打印   论文投票   报考指南   论文辅导   软考培训   郑重申明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信学苑 > 中级传输与接入 >> 正文
正文
解读NGN语音业务质量监测参数标准
来源:尚大教育-通信学院 作者:小连 时间;2012-12-19 点击数: 尚大软考交流群:376154208
解读NGN语音业务质量监测参数标准

 由于NGN网络的承载技术是IP分组传输技术,所以NGN中的电信业务很难做到服务质量(QoS)保证、可管理、可运营和可维护(特别是对服务质量较敏感的传统实时业务——语音业务)。在No.7信令时代,对基于No.7信令和PSTN网络的语音业务,ITU-T已给出了为保证服务质量运营商需要监测的具体参数指标(ITU-TQ.752),明确定义了运营商需要监测的内容、需要报告和汇总的监测结果。然而,NGN中的语音业务监测指标一直缺少国际标准的规范、建议。

    ITU-T发布了一项新的建议Q.3911:NGN语音业务监测参数,该标准由中国电信主导制定。Q.3911定义了NGN中反映语音业务质量需要检测的指标,填补了业界对NGN语音业务监测需求的空缺。Q.3911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明确定义了NGN语音业务质量监测参数。

    ——会话控制性能。会话控制指NGN网络中语音业务呼叫、会话、挂机过程中的信令控制,包括用户注册、呼叫建立、结束呼叫等控制过程。会话控制的性能将直接影响语音业务的质量,也间接反映了网络中存在的问题。Q.3911针对会话控制的用户注册、呼叫建立、结束呼叫三个阶段,详细定义了注册成功率、注册延时和注册失败率等11个语言业务质量监测参数。

    ——通话时的话音质量。话音质量包括抖动、延迟、丢包以及主观或客观测定的话音评分等方面。通话时的话音质量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严重的话音质量问题还将影响整个网络的运作。特别是在NGN网络中,承载话音的IP协议采用尽力而为的机制,话音包较易出现丢包、延迟等现象。Q.3911定义了时延、丢包率、抖动等5个反映话音质量的语音业务质量监测参数。

    ——语音编码方式。由于不同语音编码的采样率和算法不同,所以采用不同语音编码后的话音音质也不同。例如,采用G.711对模拟话音编码,音质要明显好于采用G.729编码。所以,语音编码方式是影响语音业务质量的一方面。另外,网络中存在的编码转换也将影响语音业务质量。Q.3911根据目前普遍应用的语音编码方式,定义了G.711应用率、G.729应用率和编码转换率等6个语音业务监测参数。

    Q.3911基于会话控制性能、话音质量、语音编码方式三个方面,定义了22个NGN语音业务质量监测参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G-PON到10G-PON的全面升级
下一篇:小区宽带共建共享进入政策视野
 相关文章
 
 
跟贴共
笔 名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尚大教育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距离2023年10月14日通信考试还有
通信各地考务机构
各省市通信报名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