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宽带社区可通过电话线、有线电视网络及高速以太网、全光纤网络、无线接入等方案实现。从实践来看,这几种方案在网络接入方式、用户负担的成本、可以提供的服务内容等方面不尽相同,所适用的范围也大不一样,因此构建宽带社区必须因地制宜。下面将试图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案的特点、应用场合和利弊。
ADSL接入方案
ADSL最初设计并不是为了宽带接入,而是为了高速数据通信、交互视频等应用。该系统在用户端采用ADSL调制解调器,通过电话线连接到电话交换局前端ADSL解调设备解调后送入ATM网,可以提供基于ATM的各种应用业务。由于原来设想的ATM应用业务没有得到商业上的成功,而对宽带IP接入的需求却迅速增加,ADSL接入转而成为宽带因特网接入的一种方法。因为ADSL仍然保持原来的体制和结构,ADSL头端设备DSLAM提供的是ATM接口,故最终它还需要通过路由器连接因特网实现因特网接入。
ADSL使用40KHz以上频率传输数据,40KHz以下仍然用来传输话音,因此使用ADSL可以一直连网而不影响电话的使用。目前ADSL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推广应用阶段。在美国,目前已经有8000万户电话网地区有ADSL接入服务,其中6000万户可以申请ADSL接入。1999年,我国一些城市开始进行少量ADSL接入服务,同时发现一些地区由于线路质量问题(转接头过多、线径不一致造成阻抗不匹配、串音过大)造成安装施工困难,限制了用户数目,影响了ADSL的推广使用。据悉,在我国现有的电话线中,只有50%适宜于进行ADSL改造。
ADSL接入的优点是可以利用现有的市内电话网和电话交换局的机房,可以降低施工和维护成本,对电话业务没有影响。缺点是它对线路质量要求较高,当线路质量不高时,推广使用有困难。
ADSL的实际速度还要受到用户和电话分局的电话线长度和电话线路的质量的影响,而且ADSL系统楼内楼外使用的都是非屏蔽双绞线,所以抵抗天气干扰(打雷/下雨)的能力较差。由于宽带可扩展的潜力不大,ADSL不能满足今后日益增长的接入速率需求,只能成为过渡性产品,或者用于要求不高的旧社区单用户的宽带接入改造上。
HFC网络方案
在城市有线电视光缆同轴混合网上,使用电缆调制解调器进行数据传输,可构成宽带接入网。 HFC宽带接入网下行传输利用550M~870MHz频段,在我国一般采用北美标准,以64QAM调制方式调制传输数据,传输速率为27Mbps。
与ADSL每户独占一条接入线不同,在一个光结点小区内的HFC电缆调制解调器用户共享27Mbps或40Mbps的下行通道。为了保证接入速度,一个光结点小区内覆盖用户数目不能太多。我国广电总局要求HFC网光结点小区覆盖用户在500户以内,当然越少越好。双向HFC网的上行通道工作在50MHz以下频段,在此频段有较大的工业和民用噪声干扰,每个用户终端像小天线一样接收干扰送入上行通道传向前端相互叠加,人们称之为漏斗效应。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已经成熟,工业标准也已经完善,开始进入大规模商业推广应用阶段。我国各个城市都建设了HFC网。一般线路频宽为550MHz,新建的能达到870MHz。目前,业界主流的工业标准为MCNS的DOCSIS1.0和DOCSIS1.1。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开始进行HFC网双向改造,并且开始进行宽带因特网接入试验性服务。最近如珠海地区将新建网络能达到1000MHz,每个CMTS设备预计连接300户用户。采用电缆调制解调器在HFC网上架构宽带接入网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已经有的HFC网,只需要对同轴电缆网进行双向改造及可以使用有线电视台机房等。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进行HFC网的双向改造,工程施工和系统调试较为复杂,不可见因素较多。此外还需要投资建立一个维护队伍以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从发展前景来看,其带宽进一步提高的潜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每一户接入速度达到100Mbps或今后1Gbps的需求。
HFC方案和ADSL接入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利用已经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用户群,在现在一段时间内将发挥一定作用,它们之间将存在既是相互竞争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共同的缺点是带宽进一步扩展能力有限,而且无法建设独立的社区内部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