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10年,笼罩在中国信息通信业上空的种种不确定性的迷雾已经散去,三网融合方案敲定,3G运营格局初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内涵的明确,使所有通信企业在这一年纷纷放下争论,包容前行。
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回暖,已经经历了一轮合并浪潮的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巨头的经营压力也有所缓解,阿朗、摩托罗拉均呈现恢复性增长。
但是积重已久的国际巨头要想彻底翻身显然还需要时间,因此,可以发现2010年的通信设备制造市场格局应当与2009年相似,或变化不大。
国际化困惑
通信设备市场上的攻防战还在一幕幕上演,而在这种较量中,2010年中国企业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一位接近中兴通讯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中兴今年对海外市场抱有很大期望,但是受印度市场“禁售”的影响,可能主要增长点还是在国内市场。
中国通信企业国际化战略在2010年的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4月29日,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政府电信部已禁止进口中兴通讯和华为等中国厂商生产的电信设备;6月30日,欧盟对中国数据卡同时发起反倾销及保障措施调查……
在中国通信制造企业走向世界的道路上,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都屡有发生,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合法而有效的手段将阻力变成动力。就在不久前,华为宣布将在未来5年在印度投资20亿美元建立研发中心,以一种共赢的方式开始重新开拓印度市场,而针对欧洲的数据卡反倾销案,中兴、华为、仁宝等厂商也组成了联合应诉团,积极应对挑战。
“小巨人”的崛起
11月,在一个很多人从未关注过的产业——塑料光纤领域传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一家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深圳中技源成功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可见光收发器制造商厂商爱尔兰公司Fibercomm。此次收购的竞争有思科、摩托罗拉等多家国际巨头,而中技源最终胜出的原因除了中国广阔的塑料光纤市场外,还有中技源多年从事塑料光纤行业所积累的深厚根基与实力。
2010年光通信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成就了一批“小巨人”的崛起,以亨通集团为例,其2009年一年就实现营业收入18.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26%,实现净利润1.84亿元。他们有的成立不久,但是有着扎实的技术功底,有的此前一直默默无闻,但是深耕市场多年。在3G和三网融合市场启动后,对光纤的需求急剧增加,造就了另一次“光速革命”。
但是在2011年,这些“小巨人”将面临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的局面,如何细分市场、加强产品特色、挖掘客户需求,将是考验企业智慧的关键时刻。
▲移动互联网大门洞开
开门迎客
“忙忙碌碌,又一年过去。”在金融街旁的快餐店里,一位运营商的中层向记者感叹,这时的时钟已经指向了晚八点。忙却没有成就感,成为众多通信人在2010年的“通感”。
从中移动的G3业务创新大赛开始,原本自成一体的运营商们开始放低姿态,主动寻求外界的合作。对于三大运营商,无线互联网已经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无线互联网在中国移动的战略中很重要,我们对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寄予非常大的期望。”王建宙的话代表了运营商的态度。
但是,相比于电信网的一言九鼎,运营商在IP基因的移动互联网里却遇到了新对手,以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苹果为代表的终端厂商各自打起了算盘,移动互联网成为了“多核时代”。
正因为如此,争抢上下游资源成为运营商巩固市场地位的前哨战,放低姿态同样不可避免。而在硬币的另一面,领域的扩大同样使运营商在基本业务之外多了许多“副业”,在众多展会上,运营商演绎了无处不在的手机导演的业务,背后的推力则是无法放弃的“蛋糕”。
内有转型需求,外有业务推手,双重“压力”之下,放低姿态也就成为运营商在2010年的必然选择。
转变基因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业务为王”。相比于运营商刻板的电信基因,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根本在于用户认可,无论是封闭的苹果,还是开放的Google,其成功的根本都在于把握了用户需求的根本。仅就目前的组织结构而言,大规模的集团推广才是运营商擅长的市场,基于市场的灵活多变仍是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