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线电视网络来说,三网融合是其自诞生以来最大的挑战和机遇,相对于通信运营商,有线电视网络不仅在用户规模和营业收入方面远逊于对手,更重要的是有线电视网络的内部体制、管理水平和市场运营能力更为落后,国家给了有线电视网络3年的保护期,在这段时间内,要完成观念改变、内部整合、体制创新和增加收入等一系列改变,其中,发展是硬道理,扩大收入提高利润才是真的,找到适合有线电视网络自身特点的业务形态将是重中之重。
一、 音视频传输业务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是主营业务
我国的有线电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了大发展,每户每月10-13元的收视费是最大的动力所在,由于行政区划和经济发展的原因,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基本没有自己的有线电视用户,地级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是有线电视发展最好的城市,其有线电视收入基本占到当地广播电视局的50%以上,而在县级广播电视局,受制于经济规模小的制约,有线电视收入的绝对数额要明显少于地级城市,但是由于广告创收更加艰难,所以有线电视收入要占到70%乃至80%以上。从2003年开始的有线电视数字化以来,每户每月的基本收视费普遍达到24元左右,而且纷纷采取了整体转换的方式,极少有用户流失,致使有线电视的收入增加一倍以上,而成本却增加很少,这样就极大地扩展了利润空间。另外,有线电视还有一个让通信行业羡慕的地方就是其收费对象是家庭,相对个人用户,其收入稳定性和拥护种程度更高一些,一般不会变更,甚至在某些业务上可以辐射到个人用户。这两方面使有线电视构成了有利润的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这是有线电视网络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当然,最关键的是有线电视网络在音视频传输方面形成了相对垄断的局面,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 国家政策保证了广电网络的行业优势
1)开始就保护:从有线电视发展伊始,通信行业就曾经用同样的技术开展过电视业务,90年代中期双方在某些地方发生了激烈的竞争,以至于国家不得不于1997年出台《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确认了有线电视业务只能由广电行业来开展,至此,国家在广电和通信两个行业之间设立了壁垒,关闭了竞争的大门。另外广电行业还拥有了一个巨大的资源——频段资源,如果把广电行业拥有的频段资源比作一根电线杆的话,那么通信行业拥有的频段资源就是一根电线,频段资源的优势目前还未充分显现,但是它的作用在未来将是决定性的。